[江苏]关于印发《全省镇镇通工程建设指导意见》

各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苏发[2006]1号)文件精神,加快建设乡镇劳务信息网络,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推动城乡统筹就业,经研究,我们制定了《全省镇镇通工程建设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省镇镇通工程建设指导意见
  江苏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二〇〇六年三月十六日
  附:
  全省镇镇通工程建设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苏发C2006)1号)文件精神,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系统建设,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推动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城乡一体化建设,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镇镇通工程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撑的系统工程,包括计算机系统、打印机、电话、传真信息系统。该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由省、市、县、乡镇四级组成。信息来源于乡镇基层单位、劳动者个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系统及社会经济各信息机构,以劳动就业管理体系和劳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网络为依托,实行系统内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满足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就业、培训状况的动态管理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的需要。
  (一)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建立比较完备高效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与现有全省劳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相衔接,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通、分级管理的信息系统工程,以及时、准确的数字和文字信息为基础,以客观科学的分析为手段,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工作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利用互联网、电话声讯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为进城就业农民提供就业培训信息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资源储备信息。
  (二)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1、根据"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指导、分步实施、分级管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指导方针,以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业务为基础,按照城乡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和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工程建设,并保证系统具有广泛的扩充空间。
  2、坚持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在已初步建成的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子系统本地化工作,确保全省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统一。
  二、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
  镇镇通工程包括信息结构、功能结构和网络结构。
  (一)信息结构:主要内容包括
  l、农村劳动力基本信息:包括农村劳动力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等级、就业状况、培训愿望、就业愿望等基本情况。
  2、培训机构基本信息:包括培训机构设置、师资状况、专业工种等基本情况。
  3、职业中介机构基本信息:包括职业中介机构设置、职业指导师状况、主要输出渠道、主要输出工种等基本情况。
  4、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包括用人单位情况、招工信息、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参保等基本情况。
  在系统管理的全部信息中,培训机构、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来源于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的设计体现"以个人信息为核心"和就业培训动态为主数据流的设计思想。
  (二)功能结构:主要根据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内容和使用对象的不同,划分为宏观决策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两个部分。
  1、宏观决策系统:包括对统计性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的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已有的统计性数据、检测数据和政策参数,对政策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中长期预测的决策支持系统。
  2、业务管理系统:可分为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层、求职登记处理层、就业登记备案处理层、培训登记处理层。对农村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劳动力、被征地农民、退役士兵、进城就业农民的管理逐步与现行城镇就业登记管理接轨,实现信息交换等基本业务环节。
  宏观决策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之间通过数据库进行信息交换。资源数据库同时还是提供社会化查询服务的基础。
  (三)网络结构:与劳动就业信息系统网络结构同步,主要包括业务专网、公众服务网。
  (1)业务专网。依托网络平台(目前为公共通信网络平台),建立省、市、县(区)并延伸到街道、社区、乡镇的内部业务专网,用于运行和传送全省劳动力市场专业性业务和信息。
  (2)公共服务网。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互联网上建立的,面向公众提供政策咨询、办事程序查询、培训报名、网上求职、网上招聘等服务的外部网络。省、市和有条件的县建立并互相链接。乡镇可通过电话拨号、宽带等方式在互联网上查询。
  三、技术实施
  (一)统一信息标准、统一应用软件。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管理信息数据项、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必须采用省里制定的统一数据项标准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市和县可根据省里规定的编码规则进行适当扩充。
  为减少各地重复开发造成的各种资源浪费和系统的不稳定性,同时适应各地的不同情况和业务、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由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组织开发全省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应用软件以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为主线,提供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管理中的共性部分;对于各地在管理上的差异,则通过核心平台提供的模式选择、参数配置、指标扩充等功能完成大部分工作,然后根据当地的特别需求,补充编制少量程序,实现完整的本地化的工作。
  (二)在省和省辖市建立资源数据库。全省分两级数据库,省中心是省级数据中心,省辖市建市级数据中心,在省中心建交换数据库实现全省信息交换和共享。县级暂不建数据库。全省数据库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三)依托全省劳动就业管理部门自身力量完成镇镇通技术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今后全省系统维护建立一支能胜任工作的技术队伍,省厅决定依托各省辖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技术人员完成镇镇通工程技术工作,从苏中、苏南和苏北城市中各抽调1-2名技术人员,形成相对固定的攻关小组,其他城市技术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参与有关工作。
  攻关小组具体负责软件方案制定、软件的开发实施和维护、网络方案和数据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应用系统操作培训等工作。这项工作任务艰巨、工作量大,省厅将根据小组成员工作量大小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市县也可考虑适当补助。
  四、系统建设中的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镇镇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大、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省、市、县、乡镇四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的职责和利益。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进行系统规划时,主管领导要亲自主持,成立镇镇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指挥,以保证业务流程优化、岗位设置合理、管理制度可行,进而保证系统建设和实施的顺利进行。各地要按照省厅要求,安排好被抽调的技术骨干的业务工作交接,确保他们专心研发软件。
  (二)规范业务流程,做好前期准备。一是要做好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优化工作,包括管理模式和业务处理模式的选择,部门和岗位的设置,职责和权限的划分等。通过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在部门及人员之间形成分工合理、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机制。二是要做好基础数据的准备,基础数据要完整、准确。
  (三)充分论证,避免急于求成。镇镇通工程系统建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各地要全面掌握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的实际情况,对机构建设、人员配备、经费落实等情况进行细致的摸底,对系统的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进行细致的测算,确定最佳方案和系统建设周期,求得最高的性能价格比,以保证系统建设的质量。对劳动保障机构健全、工作经费到位,并有2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的乡镇,省厅将给予配备联网运行的相关设备。
  (四)加强业务培训。为保证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要建立一支业务和技术结构合理、具备一定操作能力的工作队伍。各地要注重市、县,特别是乡镇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的业务和实用操作技能的培训,原则上由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统一培训市、县信息技术主管和业务主管人员,提出一般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目标及大纲。
  市、县负责培训本级和乡镇工作人员。
  五、重点工作安排
  (一)上半年的工作重点是进行系统建设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总结推广试点地区建设经验、业务需求调研、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为符合条件的地区统一配备相关联网设备,并实施联网和数据库建立工作。
  (二)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在全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推广培训工作,并在省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对省和各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六、经费保障
  1、省厅根据各地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和人员到位情况,会同省财政厅,按照每个乡镇劳动保障所1万元的标准统一配置镇镇通工程联网设备,包括专用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并解决乡镇联网初装费和一年运行费用。
  2、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所需有关费用,包括参与开发人员奖励补助经费、食宿费用由省厅解决。
  3、各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安排资金用于"镇镇通"联网运行的相关经费,确保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
  
  稿源: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