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发文单位:西藏自治区 文    号: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46号 发布日期:2002-4-23 执行日期:2002-4-23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保障对象

  第三章 保障标准

  第四章 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

  第五章 监督和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犖了规范和完善我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牫鞘芯用褡畹蜕活保障制度实行属地管理,保障对象不分其所在单位性质和主管部门,凡持有当地非农业户口,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由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按本办法规定予以保障。

  第三条牫鞘芯用褡畹蜕活保障制度,遵循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

  第四条牫鞘芯用褡畹蜕活保障所需资金,由自治区、各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财政收入特别困难的地(市)、县(市、区)所需保障资金不足部分,由自治区和地(市)财政分别给予补助。

  第五条牫鞘芯用褡畹蜕活保障制度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政策指导、组织协调、审批管理等;

  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负责提供下(离)岗人员、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有关情况;

  统计、物价部门分工负责提供当地生活必需品的种类、居民物价消费指数等,参与制定保障标准。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应当在扶持其生产经营、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税收、水、电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减免有关费用。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调整、核实、管理和服务工作,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委托,可以承担本辖区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自治区驻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的保障对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

  第二章 保障对象

  第六条牭钡胤桥┮等丝谥蟹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列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一)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

  (二)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再就业以及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基本生活费后,其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三)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或基本养老金后,其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四)其他人员,包括六十年代精简退职人员、职工遗属等国家规定的特救对象,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第七条牨U隙韵蠹彝コ稍笔侵妇哂蟹ǘǖ纳难、扶养和抚养关系,而又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家庭成员关系的人员,具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关规定确定。

  第八条牫鞘芯用窦彝ナ杖胧侵父眉彝ト体成员人均月收入(含实物折价)的总和,具体为:

  (一)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其他劳动收入;

  (二)离退休金及领取的各类保险金;

  (三)储蓄存款、股票等有价证券及孳息;

  (四)出租或者变卖家庭资产获得的收入;

  (五)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应当给付的赡养、扶养、抚养费;

  (六)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予;

  (七)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计算家庭收入,应当按照居民家庭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前3个月收入的平均数额计算;属一次性收入的,将其分摊到6个月计算。

  第九条犗铝薪鸲畈患迫爰彝ナ杖耄

  (一)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政府给予的奖励金和荣誉津贴;

  (二)优抚对象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优待金、护理费及保健金;

  (三)为解决在校学生就学困难,由政府和社会给予的奖学金和补助金;

  (四)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的临时性生活救助金;

  (五)因工(公)负伤职工的护理费及死亡职工的亲属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

  (六)独生子女奖励金、见义勇为奖励金;

  (七)其他不列入所得税范围的各种奖励金。

  第三章 保障标准

  第十条犠畹蜕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当地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第十一条犐枨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统计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县(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物价、统计等部门制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确定全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标准为人均200元。各市、县在执行时,可结合本行政区域内的海拔高差、物价消费指数、财政收入状况等因素,实行上下浮动,最高和最低不得超过平均标准的15%。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当根据当地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总体水平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第十二条牳骷度嗣裾府民政部门根据保障人数于每10月15日前,提出下一年度用款计划(含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核准的支出预算,按月拨付,足额到位,保证使用。结余部分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有关报表。在年度执行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支出,需调整预算时应编制预算调整方案,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牴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助,所提供的捐资,由各级民政部门接收并全部纳入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专户。

  第四章 申请、审批和发放程序

  第十四条牷Ъ关系在单位的人员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由本人通过单位,向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提出;其他城市居民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由户主通过居住地社区居民委员会,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提出。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应当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表》。

  第十五条犐昵胂硎艹鞘芯用褡畹蜕活保障待遇,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书面申请书;

  (二)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单位、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收入情况证明;

  (四)其他相关材料。

  单位、居民委员会为申请人出具的收入情况证明必须真实、准确。

  第十六条牻值腊焓麓Α⒄蛉嗣裾府负责对申请人家庭收入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报送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申请人书面材料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查、核实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申报材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必要时,可直接对申请人进行入户调查和核实工作。

  未予批准的,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或者民政部门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七条犗丶度嗣裾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发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并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

  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抚养人的保障对象,全额发给保障金;对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家庭人均收入之差发给保障金;必要时,也可发给一定实物。

  第十八条牫鞘芯用褡畹蜕活保障金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发放,也可以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委托银行、邮局、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居民委员会发放。

  保障金发放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受委托发放保障金的机构应将保障金的发放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对经批准领取保障金的家庭,其领取日期自民政部门批准之日的当月计算,期限为三个月;期满后无特殊原因未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保障资格。

  第十九条牨U隙韵蠡Ъ发生变动时,应当办理保障金领取转移手续,由迁入地按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重新审核和计算保障金额。

  保障对象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报告所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按规定程序及时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手续。

  第二十条犗丶度嗣裾府民政部门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要按季度进行核查,建立保障对象档案。

  第五章 监督和处罚

  第二十一条犗丶度嗣裾府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居民委员会、单位,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采取适当形式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二条犜诰鸵的炅淠谟欣投能力但尚未就业的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应当参加其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公益性社区服务劳动。

  第二十三条牪普、审计、监察部门应当依法监督检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二十四条牬邮鲁鞘芯用褡畹蜕活保障管理审批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适当经济处罚或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拒不签署同意意见的,或者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故意签署同意意见的;

  (二)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的。

  第二十五条犗硎艹鞘芯用褡畹蜕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情节严重的,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一)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二)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规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继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第二十六条牫鞘芯用穸韵丶度嗣裾府民政部门作出的不批准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减发、停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的决定或者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牨景旆ㄓ勺灾吻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牨景旆ㄗ苑⒉贾日起施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