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5年内完成 3000万人将变“合同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16 日发布。意见将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类,其中着墨较多的是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这一关系3000 多万“事业人”命运的宏观部署引发外界关注。


 

  指导意见共分为九个部分, 是首个统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顶层设计”。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吴德贵告诉记者, 持续十五六年的事业单位改革一直进展迟缓, 主要因为长期以来改革步骤逻辑关系颠倒, 欠缺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 而指导意见即在强调统筹改革的重要性。

  意见主要谈到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意见提出,要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 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 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 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 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意见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改革进程, 探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分步实施到位。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意见提出,推进社会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

  事业单位行政职能

  划归相关行政机构

  过渡期内,事业编制只减不增, 人事、财务、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

  意见指出,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 按照是否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意见称, 区分不同情况实施改革。

  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

  意见要求,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

  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过渡期一般为5 年

  有条件的转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

  意见要求, 推进转企改制。周密制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转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 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

  意见称,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并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其国有资产管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

  意见强调,完善过渡政策。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

  在离退休待遇方面,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

  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 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制前已退休人员,转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条件的转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从事公益事业单位

  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 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意见指出, 要改革公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针对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意见提出, 要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 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公益事业大力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同时,要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机构编制管理, 科学制定机构编制标准,合理控制总量,着力优化结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意见并提出, 建立健全。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分类改革

  承担行政职能的回归政府

  从事生产活动的转为企业

  从事公益服务的予以保留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 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 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 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阶段目标

  今后5 年,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 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专家解读】

        工资社保不能降,才不流失

  羊城晚报讯记者杨辉、薛江华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16 日发布。对于此次意见公布,省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事业单位的改革试点几年前就已经开始, 指导意见新的地方在于将事业单位分成三类进行改革,其中重点是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依然由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则是财政拨款、单位自筹各占一半。记者还获悉,广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然被涵盖在公费医疗体系中,对于是否为工作人员购买社保,事业单位也在观望中。

  不是简单减人,是为提高服务能力

  “几年前中央在广东、、等五地进行改革试点,我当时已经参加谈论了。”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告诉记者,指导意见是去年3 月23 日出台的, 隔了一年才向公众公布, 主要还是相关部门考虑到3000万事业单位人员对改革的顾虑和心理承受力,“让大家慢慢适应”。

  谌新民表示,指导意见将事业单位划为三类: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但指导意见较少涉及行政、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大篇幅地谈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

  “目前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效率很低,说得不好听,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国企一样。此次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这些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改革不是简单地减人甩包袱,而是要把公益服务搞得更好。”

  谌新民说, 事业单位改革核心是3000 万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不能降。“比如参公管理人员,原先退休拿退休金,如果改革成社保后,他的收入要降很多, 要保证这些人收入不降,就要完善辅助的年金、补偿养老金制度。处理好这些情况,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人才不流失。”

  取消行政级别,事业人员心态各异

  “意见一年多之前已经出台了,我们单位打算申请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了。”广东一事业单位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员工梁先生说, 他们单位去年就开始大范围谈论改革一事, 目前已经确定好了单位的改革方向,正在申报相关手续。

  梁先生表示,作为老事业单位人,自己一直没有行政级别, 所以这次公益事业类取消行政级别,对自己影响不大。“对于那些原本指望通过事业单位平调到公务员的老员工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改革后,级别没了,平调的路有可能堵死。但是从拨款上来说,没有变化。”

  指导意见将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分为两类: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 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广东有不少大学老师提出疑问:“高校被划为公益二类,财政资助与市场相结合,取消行政级别,实现养老医疗社会化。那么高校的巨额贷款怎么办,只能自己扛了? 大学的级别真的也有变动? ”

  谌新民表示, 目前指导意见还未正式实施,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还是参公管理,依然由财政全额拨款。而类似大学这种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则是政府财政拨款、自筹各占一半。与之前相比,大学收支情况变化不大。

  是否购买社保,事业单位多在观望

  指导意见要求,事业单位将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的事业单位人员仍然在使用公费医疗, 同时事业单位也在观望,并没有给员工购买养老保险等。

  “此前单位内部也在讨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这个事情,不过我们目前还是公费医疗,没有养老保险。” 广东一家事业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事业单位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需要购买医保、养老保险的话,单位将出钱将在职员工此前多年未交的医保、养老保险都交上。

 

联系人

吴永红律师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