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销售误导等问题可能动摇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基,治理销售误导成为防范行业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目前,寿险销售误导主要集中于银保业务员片面夸大分红型产品的收益水平,不讲明退保费用、现金价值和费用扣除等关键要素。
对此,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销售误导不仅直接侵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容易导致集中退保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甚至可能引发公众对整个行业的不信任,危及行业长远发展。
“寿险业销售的是无形产品,是对未来的一个承诺。况且,保险产品形态复杂。对于大多数保险消费者而言,并不清楚各类产品的差别,购买保险产品往往都是听从销售人员的推荐。因此,治理销售误导就成为防范行业风险最为现实的,也是最为客观的要求,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陈文辉表示。
据介绍,监管层的整治重点将集中在个人营销渠道、银邮代理渠道和电话营销渠道的销售行为和销售管理,以及营销中故意混淆保险与存款概念、夸大合同收益等违规行为。同时对保险公司部分炒作行为加以限制,如不得以“炒停”方式进行宣传和销售。
现状:买时不知90日后才可赔付
“我帮儿子买了份,但是儿子住院的时候又不理赔。”市民唐阿姨向记者投诉,“事后才告诉我,条款里面有个‘免责条款’,必须在生效之日起90日后,才能享受保险金赔付。”而在投保前,张阿姨并没有仔细阅读保单所有内容。
寿险销售误导主要包括混淆保险与存款(理财产品)概念、扩大保险收益等违规行为。寿险行业一直饱受争议。用保监会的话说主要表现为“三个不认同”。一是消费者不认同。理赔难、销售误导、推销扰民等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较好解决。二是从业人员不认同。保险业基层员工压力大,收入低。三是社会不认同。行业总体上停留在低层次竞争水平,为了揽到业务不惜弄虚作假,影响恶劣。
另一方面,由于条款的专业性,普通消费者很难分清投资型保险和理财产品的差别,也加重了误导销售问题。
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保险消费者购买保险后,几乎没有从头到底看过一遍。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买时听了销售人员的介绍,觉得差不多就买了,到手的合同实在不明白。”
有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保险后,都把保单收起来束之高阁。人们普遍对犹豫期、除外责任、告知义务等缺乏了解。近四成的消费者认为保险业务员当时并没有清楚地向他们解释的具体内容,而合同文本却又“晦涩难懂”。
影响:短期银保业务仍低迷
目前销售误导在银保渠道较为突出,尤其是保险和存款概念混淆问题严重。在银保新规的政策下,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不能在银行网点驻点销售,一家银行网点只能代销3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保险公司银保业务仍有持续低迷态势,预计2012年行业银保新单保费将持续下滑,但是下降幅度较去年或将有所下降。
但是业内人士均认为监管的加强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形象的挽回,有利于保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相关案例回顾:
存单变保单 谎称送保险
记者在银行办理业务时被理财经理推荐了一款所谓的“保本理财产品”。“前4年每年都有3.5%的返回利息,4年下来可以总共返还14%,还不包括分红。”
当记者问到这到底是款什么理财产品时,该理财经理支吾表示,“这是银行与公司共同合作销售的产品。”可是当该理财经理拿出演示表时,记者发现这是一款“两全F款”的宣传单,封面上印有“人寿保险”的显著字样,理财经理还称,“这个产品在存期内还有保险相送,最高可以有5倍赔偿。”
“银保产品”销售误导
记者接到市民陈先生的投诉,在2010年购买了新华保险红双喜C款(分红型),直到最近才发现自己被“忽悠”了。“这款产品要缴费5年,投保时我反复向工作人员确认过5年后能否支取,她都说没问题。但我昨天上网看到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事后才发现投保5年后要支取其实是算退保,不仅投资收益拿不到,还会亏损本金。”
按照陈先生提供的保险合同演示条款,如果缴费5年后支取,5万元的本金还得亏近1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