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发包方的同意擅自转让土地经营权,转让无效,由此造成的损失,过错方依过错分摊。4月6日,省人民法院对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进行了宣判,一审判决被告聂建平应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李连云返还15000元。
2010年,被告转包了本村小组荒山约12亩,转包期为18年,准备发展养猪业,为此,被告与原告协商,邀请原告建猪场,并将土地使用权转让于原告。双方达成了初步协议。2010年11月3日,被告收取了原告的押金2万元,并约定如违约返还4万元。期后,被告以自己的名义向相关部门审批建猪场,县、乡相关部门同意被告建猪场。为此,被告在所转包的荒山上架设了电路等,用去费用约16000元。同时,原告委托被告请人进行了土地平整等,并支付了相关费用4000余元。
2011年元月,原、被告准备签订书面合同时,原告发现被告猪场的土地使用权仅为18年,便拒绝签订合同。被告表示会尽快办好28年的使用权。 2011年2月,被告尚未办好28年的土地使用权证,为此,原告诉至法院。诉讼中,被告提供了一份村民代表同意其本人原承包合同延期10年的申请书。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将自身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由原告建猪场,双方形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关系。依照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合同无效。该案当中,原、被告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双方已就土地经营权转让达成了一致并为合同的履行进行了投入,双方事实上已形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关系。被告转让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未经发包方同意,且原告非发包方村民,故原、被告之间所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无效,对此,双方均存在相应过错,应承担相应责任。为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