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家提醒:研读合同谨慎签约



 陈涛(化名)是西北大学2007届的毕业生。2006年11月,在招聘会上与河北省某集团公司签订就业协议。当时,招聘单位承诺试用期内基本工资1000元钱,有双休。今年7月,陈涛到新单位报到,并按要求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

    工作一段时间后,陈涛越来越觉得自己被欺骗了。首先,上班后,单位告诉他试用期内每个月只有600元钱,而扣完各种保险拿到手的只有450元钱。其次,从上班至今,没有真正休过假,加班费只拿了27元钱。然而,当他提出辞职的时候,单位拿出了当初签订的劳动合同——需要交5000元钱的违约金,陈涛才能拿到自己的档案和户口。    眼下,又到了2008年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时节,陈涛希望他的经历能够提醒广大毕业生,签订就业合同时一定要睁大眼睛,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

    记者就此咨询了一些法律专家及律师,他们建议毕业生在就业前最好先了解一些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这样才能对用人方的侵权行为有准确的判断。同时,专家提醒广大毕业生切勿盲目签约,一定要认真研读合同。遇到问题,及时咨询相关人员和专家。

    毕业生签约时,应注意以下这些问题:善待自己的档案,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时,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明确自己档案的去向。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毕业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押金、保证金或扣押身份证等合法证件。在签约前应向用人单位了解工资待遇、福利、保险、服务期等情况。如果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应事先向用人单位讲明,并写在协议书中,以免最后造成劳动合同违约,给个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协议内容应详细表述各方当事人的违约情形及违约后应负的责任,同时还应写明当事人违约后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承担责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各方当事人履行协议,也有利于违约后纠纷的解决。注意合同的附件,有些附件包括相关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岗位责任制、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管理细则和有关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约束力。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并且试用期应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最后,专家强调,求职者一定要先确认自己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具备产生法律约束力的条件,包括:用人单位这一劳动合同主体须符合法定条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成立,能够依法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劳动保护条件,并能够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签订合同的程序、形式也必须合法。合同合法是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前提,否则求职者的权益保护就会遇到困难。

 

联系人

吴永红律师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