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二维码电子协议防止房屋征收“阴阳合同”
旧区动迁改造,本是改善民生的好事,但长期以来由于操作中透明度不高,补偿标准前后不一等弊病,成了“天下第一难”。上海长宁区在房屋征收中,先“打开前门”,实施“征询制”,要不要动迁由老百姓决定;又“关紧后门”,首次推行二维码电子补偿协议,杜绝了人为操作的空间。这种全过程的“阳光”下操作,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征询制”就是由居民投票决定要不要动迁和动迁方案;同时采用“数砖头”的补偿计算方式,就是以被拆除房屋为补偿依据并给予补贴,规避了原先“数人头”造成的不透明、不公平;配合“套型保底”,就是对安置后仍有困难的居民进行保障托底,确保居者有其屋。
而长宁区首次试点的二维码电子化补偿安置协议,输入的协议数据全部由上海市房管局锁定,每张协议的纸张都是特定的,每一页都设有二维码,具有唯一性,无法复制。这样做杜绝了原先手工协议中可能出现人为操作的“阴阳合同”,保障旧改安置过程中绝对公平透明。
长宁区副区长张连城介绍,正是因为“阳光征收”的新政策很公平、得民心,长宁区3幅同步推进的旧改地块――江苏北路、凯桥东块、延安西路1290弄基地,日前都已顺利通过“二次征询”,居民签约率达到协议生效比例,长宁也率先完成了今年制定的旧改目标。
对于“阳光征收”的好处,居住在动迁地块的汤少秋老伯最有体会。从征收工作开始,他就当上了“啄木鸟”,每天到基地办公室五六次,“我就是担心不公平,每天都盯着公示的信息,看看到底有没有漏洞,现在我服气了,阳光征收确实体现民意,而且电子协议绝对不可能‘放水’,很公平。”
今年87岁的朱龙英老人激动地说:“棚户简屋我已经住了40多年,一直要拎马桶,条件实在艰苦,而且家庭矛盾不断,这次动迁很公平,我鼓励子女们早签约,想不到我有生之年还能住上新房。”
长宁区在房屋征收过程中,还建立电子触摸屏,将旧改过程中每户居民的人员情况、房屋面积、补偿方案等的各种信息全部公开,接受居民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并建立监督机制,通过组建评议监督小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具有公信力的代表作为第三方参与对征收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整个旧改实施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长宁区区委书记卞百平说,旧区改造是最大的民生,城市大发展应该让百姓受益,其实百姓想旧改、盼旧改,却最担心不公平,现在全面推广“阳光征收”,彻底公开透明,就是要把好事办好。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