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行为 维护规范合同存续效力

为完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监管机构在规范网贷平台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失信人群和逃废债行为的打击。从去年年底至今,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机构多次发文,着重引导借款人依法履行债务清偿责任,以及建立失信信息公开和联合惩戒等制度,进一步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行为,维护规范合同的存续效力。

今年8月份,互金整治办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前期掌握的信息,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随后10月18日,首批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信息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

近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打击网贷恶意失信行为的公告,将对恶意逃废债网贷平台借款人、出险平台失联跑路的高管人员等典型失信人实施信用惩戒,逐步实现对所有失信人员的信用惩戒。公告中强调,无论网贷平台是否正常运营,借款人与投资人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均受到法律保护,不会因网贷平台是否倒闭而灭失,请各网贷平台借款人积极履行还款义务,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此前,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透露,目前百行征信已与241家机构签署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协议,涵盖P2P、网络小贷等,并于10月12日与部分机构正式开始系统接入测试工作,预计今年底可向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当前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初步建立,形成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市场化征信机构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

作为推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普惠金融服务企业,宜信普惠方表示,近期为网贷行业“打击逃废债”行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是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历程中的深化。总的来说,信用体系的建设是解决逃废债的根本,同样,当前网贷信息上报、共享是建设中国信用体系的基础。

“我认为具体到网贷行业,打击绝不是最终目的,还是要唤醒他们的信用认知,警示他们理性对待借款行为。部分逾期借款人受自身认知局限或某一时期特定环境的影响,对自我信用的价值、失信带来的后果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正确认识。宽限期等措施的推出都给予借款人多次信用修复的机会。”宜信普惠贷后管理负责人称。

根据监管政策,网贷恶意逃废债失信人信息将会继续分批纳入征信系统,同时将相关信息同步至信用中国数据库,并逐渐形成一项长效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纳入信用中国数据库将会对失信人生活中的消费、居住、养老等各个方面形成制约。

为了避免自己的征信受损,宜信普惠贷后管理负责人表示网贷借款人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借款前需充分了解网贷机构提供服务情况及细节,做到量力而为不冲动消费,杜绝“过度负债、多头负债”;

2、出现逾期时要及时主动与平台联系,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找到还款途径;

3、切勿受“反催收联盟”类组织的不良教唆,用正确的方式释放自我信用价值。

“根据互金协会的要求,宜信普惠在今年8月、10月分别上报了两次严重逾期并且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的借款人名单,目前已有名单中借款人主动联系我们。”负责人表示,对失信行为实施惩戒,既有助于敦促借款人及时偿还债务,也有利于净化网贷行业环境。长期看,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征信数据库更丰富,将会进一步解决行业“信息孤岛”问题,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会加快推进。

联系人

吴永红律师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