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法院共受理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1329件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召开网络新闻发布会,通报海淀区近3年涉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发布会上,法官对消费者进行了风险提示,也给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提供了参考,对培训机构予以规制。

 

  据统计,2017-2019年,海淀法院共受理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1329件,审结1246件。其中2017年375件,2018年360件,2019年594件。数据显示,海淀区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收案数量及结案数量均呈增长趋势。

 

  海淀法院通过对近3年来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罪(东方法律网提供)案件进行统计梳理,发现此类案件呈现群体性纠纷多发,预付费合同引发的纠纷占比较高,案件事实查明存在新的困难等特点。

 

  海淀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钢成告诉记者,由于疫情原因,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因合同无法按期履行、变更合同内容或履行方式未协商一致、合同履行不能时双方对责任承担产生分歧等原因引发教育培训合同纠纷。

 

  为妥善处理此类纠纷,化解矛盾,海淀法院将在裁判过程中注重双方利益平衡,积极运用调解方式化解矛盾,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繁简分流”试点措施在此类案件中的运用,探索要素式审判方法,提升审判效率;加强“府院联动”机制建设,向群体性案件涉案教育培训机构发送司法建议,多方协作,从源头化解纠纷,引导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经营,促进区内教育培训行业有序发展。

 

  发布会上还发布了目前教育培训市场上较为热门的“不过全退”等六起典型案例。海淀法院希望通过典型案例的发布,让消费者对与教育培训合同有关的法律问题和市场交易风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纠纷产生后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培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海淀区人大代表张永慧认为,海淀法院发布典型案例,有利于消费者和培训机构提高法律意识、规避潜在风险。建议海淀法院充分利用多元调解,将此类纠纷化解在源头;同时建议多部门共同商讨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问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海淀区教委法制科科长周宗山介绍,海淀区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多、类型多、参与人数多,海淀教委一直非常重视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今年1-3月,受疫情影响,线下课程转线上的差价、课程设置等问题广受关注。此次发布会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教委作为行政部门也将进一步完善对培训机构的管理。

联系人

吴永红律师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