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上海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

2020年4月26日是第二十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这一年也是《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实施的收官之年。

瞄准“2020年基本建成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目标,上海付出了十年努力。十年间,上海陆续建立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和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4月26日上午,上海首次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大会,提出“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全球知识价值实现热土”这一新愿景。

在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大会上,李强指出,要打好健全体系、提高效能、加快协同、深化改革的“组合拳”,努力做到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全国最好、打击侵权行为全国最有力,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事实上,全国首家跨行政区划法院和首批知识产权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于2014年成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19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显示,2019年,上海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23580件、审结23510件,同比分别增长3.97%和6.28%。

其中,一审著作权纠纷案件、商标权纠纷案件同比分别上升5%、20.56%,增速趋缓;一审特许经营合同纠纷、专利权纠纷案件同比分别增长140.81%、91.14%,增幅明显;一审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268件,同比下降67.04%。

在案件总量持续增长态势下,上海法院审判质效保持良好,同期结案率99.70%,同比上升2.25%。

而据上海警方统计,2020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11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名,涉及50余个品牌,涉案金额达5亿余元。

根据2019年版《世界知识产权报告》,2015年至2017年间,约30个大城市热点地区专利总量和科学活动分别占全球的69%和48%。这些城市主要位于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

大多数国际合作发生在顶尖的大城市热点地区。排名前十的热点地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法兰克福、东京、波士顿、上海、伦敦、北京、班加罗尔和巴黎)占全部国际合作发明的26%。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陈绍玲认为,上海首次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大会,一方面说明了上海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明确了上海今后的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

他提出,上海提出全力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尤其在疫情之下,有利于稳定增长,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特别是从吸引国内外投资的角度,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建设,有利于打造尊重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陈绍玲认为,“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建设过程中,上海要加强对国际高地的认识,把高地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对此,他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他建议,第一,要强化对高地建设的认识。高地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吸进外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内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中外企业对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

第二,要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企业在知识产权审查、确权、维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一流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有助于提升上海在服务企业知识产权需求方面的能力。特别应重视对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应该重视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的培养。

第三、要注意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目前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大方向,但仍然要注意有些国家对中国提出的不切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要求。上海的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因此要注意依法保护知识产权。脱离现有法律规定,任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国家在知识产权涉外的磋商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应避免类似现象在上海发生。

联系人

吴永红律师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