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劳动和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重大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
浙劳社法〔2007〕57号
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按照省政府和劳动保障部的要求,现将《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七年四月十日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重大决策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机关行政决策行为,强化行政决策责任,减少行政决策失误,保证行政决策质量,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浙江省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厅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机关重大行政决策(以下简称重大决策)包括以下事项: (一)受省人大常委会或省政府的委托,由本机关负责起草的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送审稿); (二)编制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三)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 (四)编制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预算、决算、资金安排; (五)贯彻法律、法规、规章而制定的实施性规定; (六)指导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法制建设的重大措施; (七)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决定、通知等; (八)本机关认为应当列为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 第三条  本机关行政首长和分管领导对不属于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一般行政事项,可按照科学、效率、合法、公平的原则,参照本规定的有关要求,自行择优决策,但其决策内容应当向行政首长报告。 人事任免、外事工作、行政问责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本机关作出重大决策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决策原则。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做到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使决策符合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和社会发展规律; (二)民主决策原则。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做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本机关决定相结合,体现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依法决策原则。严格按照职权法定和程序法定进行,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第五条  本机关重大决策应当兼顾公民个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有利于构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促进本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  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应当通过本机关门户网站或新闻媒体等方式公布。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除外。   第二章  决策形式 第七条  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应当经过厅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替代会议审议。需提交厅长办公会议的,按照本机关厅长办公会议工作规则的要求进行。 第八条  本机关行政首长代表本机关对重大行政事项行使决策权。 本机关分管领导协助行政首长决策。 第九条  经厅长办公会议决定,由行政首长委托的分管领导对重大行政事项作出决策的,应当事后向本机关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通报。 厅长办公会议规则按现行规定执行。 第十条  有关处室(单位)负责承办重大决策事项的调研、方案起草与论证等前期工作。 处室(单位)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可以委托专家、专业服务机构或者其他有相应资质的组织完成专业性工作。 第十一条  厅办公室负责组织安排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并提供综合服务。 厅政策法规处应当为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   第三章  方案准备 第十二条  决策承办处室(单位)应当深入开展决策调研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的有关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形成决策调研报告(或调研汇报提纲)。 第十三条  决策承办处室(单位)应当根据决策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提供科学、全面、务实的决策备选方案。对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研究的问题或者存在争议经协商仍未形成一致意见的事项,应当根据公众、专家或部门的不同主张拟订两个以上决策备选方案。 拟订决策备选方案时应当进行决策实行预期效应的预测。 决策承办处室拟订决策备选方案时,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所采集的信息失真或者过时; (二)遗漏必要的信息; (三)隐瞒、歪曲真实情况; (四)泄露需要保密的信息。 第十四条  决策承办处室(单位)应当对决策备选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充分论证。 第十五条  决策承办处室(单位)应当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采用报刊、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介公布或者采取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社会公众对本机关重大决策备选方案的意见,并将意见及采纳情况形成报告。   第四章  审议决定 第十六条  决策备选方案提交厅长办公会议审议前,应当报经分管领导审核同意。 涉法事务、政策措施和劳动保障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决策承办处室(单位)在完成拟订任务后,应当先送厅政策法规处审核,再报经分管领导审核同意。 第十七条  提交厅长办公会议审议的重大决策事项议题,由行政首长确定。 第十八条  提交厅长办公会议审议的重大决策事项,应当报送以下资料: (一)决策备选方案及说明; (二)所征求的意见和建议及其采纳情况; (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特别是禁止性规定; (四)经成本效益分析的,应当同时报送分析报告。 上述送审资料与会前报送厅办公室。 第十九条  厅长办公会议审议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有半数以上组成人员到会方可举行; (二)决策承办处室(单位)向会议作决策方案说明,回答会议组成人员的询问; (三)决策事项的分管领导重点阐述意见,并提出决策建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可以书面提出决策建议; (四)行政首长在组成人员讨论之前不发表倾向性意见。 第二十条  行政首长可以对审议的事项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搁置及再次审议的决定。 作出同意决定的,由行政首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领导签发;作出不同意决定的,决策方案不得实施;作出修改决定的,属文字性修改的,由行政首长或其授权的分管领导签发,属重大原则或实质内容修改的,应按程序重新审议;作出搁置决定的,超过一年期限,审议方案自动废止;作出再次审议决定的,应按程序重新审议。 第二十一条  行政首长一般应当根据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行政首长也可以根据少数人的意见或综合判断作出决定,但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厅办公室应当做好本机关重大决策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决策会议举行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缺席人员、列席单位及人员、特邀专家、记录人等基本情况; (二)决策事项以及主要问题; (三)审议过程及会议组成人员的意见和表态; (四)其他参会人员的意见; (五)主要分歧意见; (六)行政首长的决定。 第二十三条  厅办公室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形成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档案。 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档案,包括重大决策会议纪要、会议专项记录、本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的报送材料,以及决策执行过程中涉及执行评估、督促检查、公众监督和反馈修正等有关材料。 第二十四条  全体与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纪律,对会议未定和决定不对外公开的事项以及会议讨论情况,不得对外泄露。   第五章  决策执行 第二十五条  厅办公室应当对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明确执行处室和工作要求。 第二十六条  有关执行处室(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全面、及时、正确地贯彻执行本机关的重大决策事项。 第二十七条  根据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执行要求,决策事项执行处室(单位)应当进行执行评估,并将评估结论报告行政首长和分管领导。 第二十八条  厅办公室会同厅纪检组(驻厅监察专员办公室)和厅机关党委负责本机关重大决策执行的检查、督办、考核等工作,根据决策方案和本机关工作部署,采取跟踪检查、督促催办等措施,确保决策方案的正确施行,并及时向行政首长和分管领导报告督查情况。 第二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应当停止执行或修正的,可以向本机关办公室提出质疑或建议。 第三十条  决策事项执行处室(单位)应当将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执行情况及时向厅长办公会议报告。 发现本机关重大决策事项因不可抗力或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决策目标全部或部分不能实现的,应当书面向厅长办公会议提出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决策的建议。 本机关可以根据执行处室(单位)提出的建议或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提出的建议,参照本规定第四章规定的程序作出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决策方案的决定。出现紧急情况的,行政首长可以直接作出决定,但必须记录在案。 第三十一条  作出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修正重大决策事项决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导致重大决策失误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浙江省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三条  决策执行处室(单位)违反本规定,导致重大决策不能全面、及时、正确实施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浙江省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厅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联系人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